呼吸道免疫屏障·鼻腔喷雾给药·无针接种
由万泰生物联合厦门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通过鼻腔喷雾接种,模拟病毒自然感染途径,致力于在呼吸道形成免疫应答有助于在病毒感染“前线”构筑免疫屏障。目前该疫苗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主要特点
鼻喷新冠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主要特点
预防重症保护
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预防住院及以上严重疾病具有良好保护效果
广谱抗变异
基于原型株设计,在临床试验中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主要变异株显示出保护作用
鼻腔接种
通过鼻腔喷雾给药,避免注射相关不适,可能提高接种意愿,特别适合注射恐惧人群
多人群适用
临床试验涵盖老年人和基础慢病人群,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在多样化人群中的应用
创新的粘膜免疫技术
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由万泰生物联合厦门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研发,是我国新冠疫苗应急攻关五条技术路线之一。该疫苗采用经特别改造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减毒甲型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插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RBD基因片段研制而成。
通过鼻腔喷雾方式接种,模拟病毒自然感染方式,旨在呼吸道形成预防新冠病毒入侵的第一线免疫屏障。流感病毒载体具有与新冠病毒的呼吸道易感细胞分布特点相似的特性,有助于实现对呼吸道的直接免疫保护。
  • 采用流感病毒载体技术,安全性经过精心评估
  • 设计诱导多种免疫应答:黏膜免疫和全身免疫
  • 通过鼻腔喷雾,在呼吸道建立免疫保护
  • 针对多种变异株设计,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广谱保护潜力
工作原理
鼻喷新冠疫苗如何在呼吸道形成免疫保护
鼻腔给药
通过鼻腔喷雾给药,疫苗直接到达呼吸道黏膜
黏膜感染模拟
流感病毒载体模拟新冠病毒的自然感染途径
免疫系统激活
诱导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屏障形成
在呼吸道形成抵抗病毒的前沿免疫屏障
保护效应发挥
诱导产生对新冠病毒的综合免疫保护机制
鼻喷新冠疫苗通过鼻腔喷雾给药,流感病毒载体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与细胞相互作用,有助于诱导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该疫苗旨在同时激活黏膜免疫(产生局部分泌型抗体)和全身免疫(产生循环抗体和T细胞应答),形成多层次保护。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这种方法可能对预防感染、减轻症状、防止重症具有多重作用,同时对多种变异株均可能产生保护作用。
临床研究数据
全球四个国家31,038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保护指标临床试验保护效力数据适用人群与说明
预防住院及以上严重疾病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保护效力为100%III期临床试验整体人群数据
首次免疫效力对症状较明显病例的保护效力为67%从未接种过其他新冠疫苗的受试者
序贯加强效力与安慰剂加强组相比,保护效力为63%在灭活疫苗基础上加强接种
序贯加强绝对保护率81%的受试者获得保护在灭活疫苗基础上加强接种
症状性感染55%的保护效力针对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
老年人与慢病人群与健康成年人群中观察到的保护效力相当包括4557名60岁以上老人和4441名慢病患者
研发历程
从科研攻关到紧急使用授权的重要里程碑
2020年2月
厦门大学决定组织优势力量开展新冠疫苗科技攻关
2020年2月
科技部应急立项,鼻喷疫苗成为我国布局新冠疫苗应急攻关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
2020年9月-11月
在国内启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
2021年7月
启动临床拓展实验
2022年10月
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揭盲,证实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效
2022年11月12日
通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论证
2022年11月21日
北京市昌平区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紧急接种,主要面向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等高风险岗位人员
2022年11月25日
通过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中心组织的紧急使用专家论证
2022年12月2日
获得紧急使用批准
For more information :  wtexport@ystwt.com